Docker重要Tips

1. 镜像加速器

国内从 Docker Hub 拉取镜像有时会遇到困难,此时可以配置镜像加速器。国内很多云服务商都提供了国内加速器服务,例如:

对于使用 Windows 10 的用户,在任务栏托盘 Docker 图标内右键菜单选择 Settings,打开配置窗口后在左侧导航菜单选择 Docker Engine,在右侧像下边一样编辑 json 文件,之后点击 Apply & Restart 保存后 Docker 就会重启并应用配置的镜像地址了。

{  "registry-mirrors": 
 [    "https://hub-mirror.c.163.com",
  "https://mirror.baidubce.com"
 ]
}

2. 慎用 docker commit

使用 docker commit 意味着所有对镜像的操作都是黑箱操作,生成的镜像也被称为 黑箱镜像。如果使用 docker commit 制作镜像,以及后期修改的话,每一次修改都会让镜像更加臃肿一次,所删除的上一层的东西并不会丢失,会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这个镜像,即使根本无法访问到。这会让镜像更加臃肿。

3. 镜像构建上下文(Context)

如果注意,会看到 docker build 命令最后有一个 .. 表示当前目录,而 Dockerfile 就在当前目录,因此不少初学者以为这个路径是在指定 Dockerfile 所在路径,这么理解其实是不准确的。如果对应上面的命令格式,你可能会发现,这是在指定 上下文路径。那么什么是上下文呢?

当构建的时候,用户会指定构建镜像上下文的路径,docker build 命令得知这个路径后,会将路径下的所有内容打包,然后上传给 Docker 引擎。这样 Docker 引擎收到这个上下文包后,展开就会获得构建镜像所需的一切文件。

如果在 Dockerfile 中这么写:

COPY ./package.json /app/

这并不是要复制执行 docker build 命令所在的目录下的 package.json,也不是复制 Dockerfile 所在目录下的 package.json,而是复制 上下文(context) 目录下的 package.json

因此,**COPY**** 这类指令中的源文件的路径都是_相对路径_。**

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误以为 . 是指定 Dockerfile 所在目录呢?这是因为在默认情况下,如果不额外指定 Dockerfile 的话,会将上下文目录下的名为 Dockerfile 的文件作为 Dockerfile。

4. 其它 docker build 的用法

直接用 Git repo 进行构建

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,docker build 还支持从 URL 构建,比如可以直接从 Git repo 中构建:

# $env:DOCKER_BUILDKIT=0# export DOCKER_BUILDKIT=0$ docker build -t hello-world https://github.com/docker-library/hello-world.git#master:amd64/hello-worldStep 1/3 : FROM scratch --->Step 2/3 : COPY hello / ---> ac779757d46eStep 3/3 : CMD ["/hello"] ---> Running in d2a513a760ed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d2a513a760ed ---> 038ad4142d2bSuccessfully built 038ad4142d2b

这行命令指定了构建所需的 Git repo,并且指定分支为 master,构建目录为 /amd64/hello-world/,然后 Docker 就会自己去 git clone 这个项目、切换到指定分支、并进入到指定目录后开始构建。

用给定的 tar 压缩包构建

$ docker build http://server/context.tar.gz

如果所给出的 URL 不是个 Git repo,而是个 tar 压缩包,那么 Docker 引擎会下载这个包,并自动解压缩,以其作为上下文,开始构建。

从标准输入中读取 Dockerfile 进行构建

docker build - < Dockerfile

cat Dockerfile | docker build -

如果标准输入传入的是文本文件,则将其视为 Dockerfile,并开始构建。这种形式由于直接从标准输入中读取 Dockerfile 的内容,它没有上下文,因此不可以像其他方法那样可以将本地文件 COPY 进镜像之类的事情。

从标准输入中读取上下文压缩包进行构建

$ docker build - < context.tar.gz

如果发现标准输入的文件格式是 gzipbzip2 以及 xz 的话,将会使其为上下文压缩包,直接将其展开,将里面视为上下文,并开始构建。

5. 进入容器

某些时候需要进入容器进行操作,包括使用 docker attach 命令或 docker exec 命令,推荐大家使用 docker exec 命令,从docker exec 中 exit,不会导致容器的停止。这就是为什么推荐大家使用 docker exec 的原因

6. 数据卷

数据卷 是一个可供一个或多个容器使用的特殊目录,它绕过 UFS,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特性:

  • 数据卷 可以在容器之间共享和重用
  • 数据卷 的修改会立马生效
  • 数据卷 的更新,不会影响镜像
  • 数据卷 默认会一直存在,即使容器被删除
$ docker volume create my-vol

查看所有的 数据卷

 复制代码$ docker volume lsDRIVER              VOLUME NAMElocal               my-vol

参考

7. 挂载主机目录

挂载一个主机目录作为数据卷

使用 --mount 标记可以指定挂载一个本地主机的目录到容器中去。

$ docker run -d -P \
    --name web \
    # -v /src/webapp:/usr/share/nginx/html \
    --mount type=bind,source=/src/webapp,target=/usr/share/nginx/html \
    nginx:alpine

上面的命令加载主机的 /src/webapp 目录到容器的 /usr/share/nginx/html目录。这个功能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十分方便,比如用户可以放置一些程序到本地目录中,来查看容器是否正常工作。本地目录的路径必须是绝对路径,以前使用 **-v** 参数时如果本地目录不存在 Docker 会自动为你创建一个文件夹,现在使用 **--mount** 参数时如果本地目录不存在,Docker 会报错。

Docker 挂载主机目录的默认权限是 读写,用户也可以通过增加 readonly 指定为 只读

8. 容器互联

下面先创建一个新的 Docker 网络。

$ docker network create -d bridge my-net

-d 参数指定 Docker 网络类型,有 bridge overlay。其中 overlay 网络类型用于 Swarm mode,在本小节中你可以忽略它。

附录1:常见问题总结

附录2:Docker命令查询